![](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5-min.png)
两种说法都有点偏颇。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我们城镇化的理想。
2016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6.1%,城镇常住人口达7.7亿。但这不代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我国目标是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意思是要让农业人口市民化。
目前英美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达到80%,日本甚至超过了90%。
城镇化的目的不是单单让农民进城,或者把农村建设的像城镇化一样。
看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到3个1亿人目标:
引导1亿中西部人口就近城镇化(吸引产业,让农民工返乡就业)
现在实行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等,目的就是为了加快城镇化举措。但我国目前服务业产值占比只有发达国家的1半,目前的农业规模化经营现状也满足不了城镇化发展需要。
有的人认为要搞城镇化是为了农民手里的地,其实咱们明白对几亿在外打工的人来说家里的那点地已经不能让咱们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否则也不用出来打工,且未来农村的90后、00后有多少愿意回乡种地的?可以说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土地已经当不了农民的命根子了。
大家看看日本、英国等城镇化发展案例就会知道,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
总归一句话,让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让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乡村田园;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有保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