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a.nync.com/.jpg!40)
![](http://static.nync.com/main/images/cungg/cq26-min.png)
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占有耕地,以生产劳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在农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起步时间较晚,以自愿参保为原则,是由政府组织引导,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采取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筹资方式。因农民收入不稳定,农村养老保险缴费起点低,且缴费周期不同,可选择按月、季度、年度缴纳。
企业单位职工与农民有其性质的区别,职工是不占有生产资料,全赖于工资为生的手工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获得工资性质的收入,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以保障企业职工年老后基本生活尤其重要。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职工社保实施时间较早,1993年基本普及并建立个人账户。企业单位职工社保是个人和单位共同承担缴纳,按月固定缴费,缴费起点比农村养老保险较高,且是强制性的。
虽然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社会养老保险体系,但由于历史原因及其客观原因,目前两种养老保险待遇存在较大差异。要缩小两者间的差距,须从缴费上提高,以及个人缴费年限的增加,其次,是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都是基于多缴多得,缴费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
从逐步普及取消农业户口,实行城乡一体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向社保养老体系靠拢,两者间的待遇差距会逐渐缩小。但必须经历一个时间过程。